厦门大学电子科学系助理教授、重庆大学光电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屈小波博士及厦门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郭迪博士应邀于2015年01月08日上午9:30-11:30做客【光电讲坛】。
首先,屈小波博士进行关于稀疏/低秩信号重建方面的报告。此次是屈小波博士第二次做客【光电讲坛】,本次报告保留了上次报告的精华,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中屈小波博士以信号处理为背景引出利用压缩感知重建稀疏信号的概念及模型,随后详细介绍了自适应稀疏图像重建,包括PANO(Patch-based Nonlocal Operator)及其在脉冲去噪、图像融合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紧框架稀疏模型;接着,屈小波博士细致讲解了低秩核磁共振,包括频域内自稀疏核磁共振及时域内低秩表示的最优化重建模型,并探讨了其在化学及遥感中的应用。
随后,郭迪博士进行题为《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稀疏修复和压缩传输》的报告。郭迪博士以无限传感网络所面临的数据丢失、能量有限等问题,提出利用传感网络数据的时间-空间信号的相关性,从信号稀疏这个普遍存在的假设来解决传感网数据的修复和压缩传输这两个问题,并试图以最小的通信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数据修复质量。同时强调指出对于空间平面,用L1范数算法修复空间平面上丢失的数据;对于三维(时间-空间)实时的传感器数据,用历史数据帧与二维DCT基构造过完备字典来稀疏表示当前帧,进而通过稀疏性来修复当前帧内丢失的传感数据;另外,为了节省网络通信成本,提出功率控制的低相干性的压缩感知传输机制。
我院、计算机学院及通信学院部分青年教师、有关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近100人参加了报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