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首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开放交流  科研资源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开放交流>>国内外交流动态>>正文
  •  国内外交流动态 
     开放课题 

国内外交流动态

2014年光纤激光的锁模技术及非线性现象
2014-04-28 10:10  

    报告题目:光纤激光的锁模技术及非线性现象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刘雪明 研究员


光纤激光器以高光束质量、高效率、高集成、高可靠性等特点给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超短高能量脉冲光纤激光器在通信、传感、精密机械加工、材料处理、超快诊断、生物医学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如何提高激光脉冲的功率和能量, 掌握和利用超短脉冲光纤激光的复杂非线性, 开展大功率、高能量、超宽带全光纤超短脉冲激光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成为光纤脉冲激光新现象、新方法和实现技术体系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报告简要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的一些关键技术和重要成果, 分析了各类激光器及所产生脉冲的优缺点, 并介绍了过去几年中我们对如何提高光纤脉冲激光器性能和实现新型脉冲的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不同色散区内光纤激光器的典型行为特征, 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揭示了传统孤子和多种耗散孤子的产生机理、输出特性及其演化规律。此外, 还介绍了几种新型的高能量无波分裂脉冲。

 

刘雪明,1972年12月出生,2000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9月-2002年12月清华大学博士后,获优秀博士后称号;2003年1月-2004年4月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博士后;2004年4月-2005年10月任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资讯通信研究院科学家。现任西安光机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果:首次发现和证明了一种光子Robin Hood效应,研究结果被国际刊物“Photonis Spectra”作了报道和评价。基于该效应,实现了掺铒光纤的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基于光波传输的指数特征,首次提出了一系列快速计算方法,包括单步长、多步长和自适应步长算法,不仅比传统方法快10倍以上,而且提高了稳定性。这些方法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传感、光学放大器、激光器中有重要的应用。刘雪明博士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被他人引用90余次。

 

 

时间:2014428日下午15:00

地点:主教学楼1201会议室

 


关闭窗口

版权单位: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电话:(023)65111178   传真:(023)65111177